2020年10月14日,应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药物化学生物学课题组王晓辉研究员邀请,瑞士科学院Horst Vogel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袁曙光研究员到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Investigating complex biochemical networks by novel biotechnologies的精彩报告。药物化学生物学课题组组长王晓辉研究员为Horst Vogel院士及袁曙光研究员颁发证书。

Horst Vogel院士主要介绍了其课题组开发的GPCR芯片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最新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在应用新型生物分析技术探究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及后续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并介绍其使用单分子光学和电生理技术研究天然囊泡中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过程。随后,袁曙光研究员介绍了GPCR作用机理的最新进展及通过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虚拟高通量筛选药物分子。随后,Horst Vogel院士及袁曙光研究员还参观了药物化学生物学课题组实验室和长春应化所展馆,并与药物化学生物学课题组进行了深入交流。

Horst Vogel教授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在诺贝尔奖得主曼弗雷德·艾根(Manfred Eigen)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曾在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生物中心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1994年成为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生物物理化学教授。2019年11月至今,就职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担任生物医药所首席科学家。 他的研究集中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上,发表超过200多篇论文。(h-index 73)。
袁曙光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研究员。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研究中心的主任。2014年加入瑞士第三大制药公司Actelion(现在的Idorsia)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工作。2018年被波兰华沙大学聘为特任教授。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利用计算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方法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最重要的药物靶标)的激活机理与药物设计。近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Angewandte Chemie5篇、JACS 2篇、Chemical Science 1篇、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s2篇、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篇、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1篇、Trends in Biotechnology 1篇。 合计发表著作近40篇。代表研究成果有:2014年,袁教授提出GPCR连续水分子通道激活机理学说,并以一作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当年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目前该理论被同行普遍认可,并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袁教授在酶催化领域也有所建树。通过计算生物学的方法成功指导了多个酶的功能改造和激活机理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JACS、 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在瑞士制药公司工作期间,曾经设计出上千个高活性、低毒性药物分子。其中所设计的2个药物已经成功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并获得授权国际专利。